🎧✨一個天知、地知、AI都知,唯獨耳機用家未知既問題✨🎧
「我哋日日戴住耳機聽歌,但係邊個會諗,呢個習慣竟然會導致30年後,你可能聽唔到某D聲音?」
隨住 AI 技術進步,加上收集到數以百計真人使用數據,我發現哩件事既然已經返唔到轉頭,總要諗下未來點補救。 

所以我哋決定將 AI 整合入耳機業務中,做啲完全唔同嘅事。

假設一個人由 18 歲開始:
每日使用耳機 1 小時
耳機某D頻率維持在 85dB 或以上
至 50 歲(共 32 年)
每隔 5 年,聽力健康會點變化?

根據國際標準(NIOSH、ISO 1999)推算:




23歲(5年)|聽力正常,無感;
28歲(10年)|高頻(4kHz – 6kHz)輕微下降;
33歲(15年)|開始聽唔清楚某D輔音(如 s, sh, f);
38歲(20年)|日常對話受影響,特別是嘈雜環境;
43歲(25年)|中高頻全面衰退,或需考慮助聽器;
50歲(32年)|聽力損失嚴重,生活質素下降;

聽力損失不可逆。
若耳機實際輸出超過 85dB,損害速度更快。
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長期處於風險之中!

你可以同我一樣,初頭我都只係覺得 AI 係九噏,邊個會信D咁既推算?!
但隨著我進行既測試越來越多、數據越來越準確,
我發現AI 所推算既未來,會否發生純粹係時間問題,已經不可逆轉!

有部份朋友可能奇怪我地近期點解係咁講AI

#TAudio 既 「T」 字,有好多意思,其中一個就係:
" Therapeutic":
治療的、有療效的、有助於康復的!
我地想做既,唔再是一對平平無奇既普通音樂耳機,
而是一套 對耳朵友善、懂得保護聽力既智能聲音系統,
再配合個人訂製既AI助手(你冇睇錯,AI都可以個人訂製)!
科技唔應該傷害我地最重要既感官之一,
反而應該幫助我地聽得更耐、聽得更好!

